返回
顶部
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与研究 > 理论研究

打破“周期律” 实现中国梦

发布日期:2014-10-28
作者:民建省委副主委 宋村珠

   

“周期律谈话”提出了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命题。肩负着打破“周期律”的历史责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走过了65年的光辉历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标志。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民政协任重道远。深刻认识加强人民政协建设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有利于凝聚正能量,增强全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一、人民政协产生、建设的历史作用

“周期律谈话”,找到了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人民政协的成立,创立了人类社会崭新的民主形式,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相辅相成的新型制度框架,为打破“周期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旗帜作用。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 “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领导人、社会贤达、仁人志士踊跃响应“五一口号”,克服重重困难,齐聚北京,于19499月成功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开启了我国社会民主的新纪元,迈开了民主建立国家、民主建设国家、民主富强国家坚实的步伐。从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为高高飘扬的团结的旗帜、民主的旗帜。

平台作用。65年来,人民政协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为己任,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团结和带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代表人士,充分利用智力密集的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中心,全心全意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大局,凝心聚力,积极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各级政协的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议等,为党派、团体、无党派人士利用团体提案、委员提案、会议发言、调研报告等形式,就国计民生等重大问题建言献策,提供了立体平台,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挥了统一思想,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推动发展的重要功能,形成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受到世界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认可。

渠道作用。有序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人民政协以界别为主体的组织结构,既体现了以多党合作为基础,又体现了各民族、宗教、团体、阶层大团结、大联合的广泛性、平等性,畅通了联系渠道,履行职能兼顾各方利益和呼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民政协创新工作思路,开展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建立反映社情民意直通车,畅通信息渠道。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上出现和存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涉及重大利益关系的意见、建议、呼声可以随时传递到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作为决策参考,或迅速做出反应,防止产生决策失误或重大社会事件。人民政协的渠道作用形成了政治特色和优势之一。

二、人民政协发展、进步的现实意义

“周期律谈话”,警钟长鸣,打破周期律,没有完成时。经过65年的建设和发展,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成功和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但“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依然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依然存在,“周期律”的威胁并没有解除。人民政协要为打破“周期律”,实现中国梦提供有效制度保障。

提高民主能力。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民主体系和民主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题中之义。没有民主体系和民主能力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必须站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人民政协自身建设,加快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程,更充分地发挥人民政协的旗帜作用、平台作用、渠道作用,在更深的层面上切实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水平。

完善民主制度。中共十八大把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人民政协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主角。一方面,要把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扎实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法律制度建设。用法律协调与人大的关系、与政府的关系、与参政党的关系。不仅依法长期存在和发展,还要依法履行职能,增强政协工作的法律效力,特别是民主监督的法律效力,为打破“周期律”奠定法律基础。另一方面,承担完善基层协商民主的责任。加强顶层设计,工作重心下移,构建基层协商民主体系,积极协调微观利益关系,努力营造“人人负责”环境和氛围,把中国梦变成每个人的梦想,激发实现梦想的动力。

推动深化改革。全面是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是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和重要内容,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承担新任务、完成新使命,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行职能水平。一方面,根据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总体思路和实际要求,推进政协体制改革,完善工作机制,转变工作作风,发挥界别主体作用,调动委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确定人民政协工作的重点方向和重点措施,服从于、服务于全面深化改革大局。特别要强化民主监督职能,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促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远离“周期律”,实现中国梦。

浏览次数:253